台灣證交稅的稅率很單純,就是千分之三,也就是賣出的股票金額 1000 元時,要繳 3 元的證交稅。只是實際操作時也會發現,證交稅完全是無條件捨去法,也就是賣出金額不超過 333 元時,就完全不用繳證交稅。
這種規定很單純,只是我自己一直沒有注意到,會注意到是因為在做盤中零股交易時的一些狀況,舉例來說,我想要買一檔每股 30 元的股票,我可能一次買 77 股,然後就發現賣的人是一次賣 11 股、連續賣我七次,這種情況總是很突出,所以會在想:賣的人為何要這樣賣呢?其實對我們一般交易的人來說,這樣賣好像沒有什麼好處,終究賣不到 333 元時,雖然不必繳證交稅,但是仍然要繳 1 元的手續費,其實當賣出的金額不超過 2333 元時,平均最好大約就是 333.3 元要繳 1 元的外部成本,所謂的外部成本就是手續費+證交稅的部份。只是既然如此,我們是未必需要每次賣到 2333 元的,我們可以選擇賣 333、666、999、1333、1666、1999 與 2333 這幾個價位,平均外部成本都是比較低的。至於選擇的理由可以是:比較低的外部成本(看哪個數字可以最靠近),也可以是分批賣出的緣故。後來我大約就剔除 333 與 2333 這兩個數字的選擇,不選 333 的原因是「我不想對券商那麼好」,為何要將我所要付出的外部成本全部給券商呢?不選 2333 的理由是風險比較大,因為有時真正賣出的價格會我們掛的價格更高,超過 2333 之後要多付出 1 元的證交稅,如果又到 2340 以上又得多付 1 元的手續費,有時會為了這個風險的理由,所掛的股數會想要自動降低、讓成交金額離 2333 遠一點,可是未必每次成交價格都會超過所掛的價格,就覺得不太划算,所以後來就盡量不掛 2333 這個價格,就選其他五個價格,而且讓成交金額盡量接近,就算超過也都只會多付出 1 元證交稅。
前面所說有人掛賣 30 元的股票時、每次掛 11 股的原因是什麼呢?我猜的是:那可能是券商或營業員本人掛的,因為對他們來說,手續費最後或許絕大部份都流入自己的口袋裡面,所以他們就盡量不繳證交稅、只繳手續費。當然,如果你的手續費折扣很多的話,或許也可以如此考慮,但是像我這種手續費就是六折的人來說,就盡量不想每次賣不到 333 元,我覺得我賣 666 元對券商已經夠好了。
所以我現在買的時候,通常每次不超過 2339,賣的時候就看狀況,因此手續費降得不多,或許平均證交稅也會慢慢降下來吧。只是證交稅下降的速度與自己賣出的比例關係比較大,如果我今年買的比例較高,那平均證交稅就會低很多。我 2021 年平均交易 670元 繳 1 元證交稅、2022 年是平均交易 1244 元繳 1 元證交稅,2022 年買的比例高很多。我目前有記到的交易中平均是 698 元繳交 1 元的證交稅。對了,如果買賣 ETF 的話,證交稅應該只要繳千分之一,所以買賣 ETF 比例高的朋友,證交稅會降更多。
我覺得目前盤中零股的手續費最低 1 元的方式很適合我這種資金很少的人,希望這種做法可以持續下去。當然,我知道其實不是每個券商都這麼做,有些券商仍然是每筆交易最少收 20 元手續費的,大家就選擇適合自己的券商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