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6日 星期三

整理常用的 latex 指令

我常用的這些 latex 命令原本放某個 blogger,後來不知什麼緣故被停掉,之後放到 Xuite,然後最近 Xuite 的部落格也要停了,只好再放到還可以使用的 blogger 來。


在 enumerate 裡面改變編號的方法
\begin{enumerate}
\setcounter{enumi}{16}
\item Pancyclic and Panconnected Property
\end{enumerate}

這學期用 latex 用得比較多,常會遇到一些不太熟悉、要花時間去查、去試的指令,所以就想將這些指令記下來,免得以後忘了,現在旣然知道 Chrome 可以配合套件顯現 latex 的數學式子,就試者將這些指令寫下來,可以在有裝 TeX The World for Chromium 套件的 Chrome 瀏覽器上看出效果,沒裝的看到原始碼寫法,嗯、不錯。

加入 .eps 檔的圖的方法
 
\input epsf       %load the epsf library 在之前需要加這一行。
\usepackage{epsfig}  %昨天發現有朋友是加這一行,上面那一行不必加、加在這行後面反而有錯,加在這一行前面沒有問題,但是可能根本不必加了。
 
\begin{figure}
\begin{center}
\leavevmode\hbox{ \epsfxsize = 5cm \epsffile{檔名.eps}}
\end{center}
\end{figure}

將 .pdf 或者 .jpg 檔的圖匯入的方法。
\begin{figure}
\begin{center}
\includegraphics[width = 50mm]{檔名.jpg} %也可以放 .pdf 檔。
\end{center}
\end{figure}

\newtheorem{thm}{Theorem}[section]
\newtheorem{lem}[thm]{Lemma}
\newtheorem{cor}[thm]{Corollary}
這樣可以讓 theorem, lemma, corollary 的編號連續、而且加上 section 的編號。

beamer 的 transduration 好像是設定一個 frame 顯現多久,例如:
\transduration{20}
這樣似乎是顯現 20 秒,來試看看好了。結果不是,不知這個命念是做什麼的。

 另外,倒是可以在 Adobe Reader 裡面設定全螢幕時,每 20 秒就換頁,在「編輯」、「偏好設定」、「全螢幕」裡面設定前進間隔的秒數。只是這樣就無法每一頁設定不同的顯現時間。

要將 \cite 到的參考資料的編號壓縮,可以用的套件有

\usepackage{cite}   %它的效果類似為[8]-[14]

另一種套件是
\usepackage[numbers, sort&compress]{natbib} %它的效果為[8-14]

以前的寫法是 \usepackage[sort&compress]{natbib} %不過在 NCS 提供的 .tex 檔裡面失效,用 \usepackage[numbers, sort&compress]{natbib} 就成功。


今天(20110801)看到有人提到:在 Texmaker 裡面,將很多行 mark 成註解的指令是 ctrl-T、將 mark 的那些行最開頭的 % 刪掉是 ctrl-U。在 Texworks 是 ctrl-shift-] 與 ctrl-shift-[。

重設 lemma 編號的式子如下:
\setcounter{lem}{10}
之後的
\begin{lem}

這個 lemma 的編號是 11 吧!
\end{lem}



[;{n \choose r};]

[;\nmid \not\equiv, \aleph;]


[;\bigcup\limits^n_{i=1}, \bigcup\nolimits^n_{i=1}, \sum\limits^n_{i=1}, \sum\nolimits^n_{i=1};]

[;
\begin{cases}
\frac{ar^{n+1}-a}{r-1} & \mbox{if } r \neq 1 \\
(n+1)a & \mbox{if } r = 1
\end{cases}
;]

矩陣表示為(奇怪,這個套件無法轉這個指令)
[;
M_R = \left[
\begin{array}{cc}
0 & 0 \\
1 & 0 \\
1 & 1
\end{array}
\right]
;]




[; \sqrt{1+ \sqrt{2 + \sqrt{3 + \cdots + \sqrt{n}};]

latex 的字型大小設定

  1. \tiny
  2. \scriptsize
  3. \footnotesize
  4. \small
  5. \normalsize
  6. \large
  7. \Large
  8. \LARGE
  9. \huge
  10. \Huge
表格置中的寫法,下面是一個例子

\begin{center}
\begin{tabular}{ |l | c | r | }
\hline
1 & 2 & 3 \\ \hline
4 & 5 & 6 \\ \hline
7 & 8 & 9 \\
\hline
\end{tabular}
\end{center}

在 Introduction 的第一頁加個
\setcounter{page}{1}
在 Introduction 的做後一頁加個
\label{IntroLast}
然後在 Introduction 每一頁的標題右邊加上
\insertpagenumber/\pageref{IntroLast}
就會出現 Introduction 的第幾頁/共幾頁的資訊。
 整個簡報的頁數的總頁數的部份用
\insertframenumber{} / \inserttotalframenumber
可參考
http://www.csie.dyu.edu.tw/~spring/Temp/20110818.tex
這個檔案的第 3 頁到第 6 頁的寫法。

這個是 beamer 的介紹,值得參考。
http://yenlung.math.nccu.edu.tw/~site/drupal-5.1/idisk/latex2011_04.pdf

這個可以一步一步顯現,只是實際上會增加好幾頁的 pdf 檔。
\begin{itemize}[<+->]
\item 第一項
\item 第二項
\item 第三項
\end{itemize}

下面是分欄的做法,這個做法簡單很多,很好。
\begin{columns}
\begin{column}{5cm} % 一個5cm 的欄
這是欄一。
\end{column}
\begin{column}{5cm} % 另一個5cm 的欄
這是欄二。
\end{column}
\end{columns}
結果如下:
這是欄一。這是欄二。

下面是一張一張出現影像檔的做法,其他的做法我都還沒有測試成功。中間<1->、<2->、... 是第幾個動作,實際上是産生幾張 pdf 頁面的意思。
\begin{frame}
\frametitle{A Simple Example}
\includegraphics[scale=0.03]<1->{foobar-0.jpg}\hspace{1mm}
\includegraphics[scale=0.03]<2->{foobar-1.jpg}\hspace{1mm}
\includegraphics[scale=0.03]<3->{foobar-2.jpg}\hspace{1mm}
\includegraphics[scale=0.03]<4->{foobar-3.jpg}\hspace{1mm}
\includegraphics[scale=0.03]<5->{foobar-4.jpg}
\end{frame}

我發現 latex 的 * -放在數學模式裡面與文字模式裡面的顯現方式差別比較大,而 / + = > < 就沒差。

下面好像可以做 subfigure,不過我還沒有試過,有空、有需要時再來試看看。
\usepackage{subfigure}
\begin{figure}[ht]
\begin{center}
\mbox{
\subfigure[]{\includegraphics[height= 4.4cm]{1a}}
\subfigure[]{\includegraphics[height= 4.4cm]{1b}}
\subfigure[]{\includegraphics[height= 4.4cm]{2b}} }
\end{center}
\end{figure}



下面不是用套件産生的,而是這個網站即時轉成影像的結果,真是厲害。




畫圖時有時會用到的符號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⑪ ⑫ ⑬ ⑭ ⑮ ⑯ ⑰ ⑱

2023年4月21日 星期五

台灣的證交稅

台灣證交稅的稅率很單純,就是千分之三,也就是賣出的股票金額 1000 元時,要繳 3 元的證交稅。只是實際操作時也會發現,證交稅完全是無條件捨去法,也就是賣出金額不超過 333 元時,就完全不用繳證交稅。

這種規定很單純,只是我自己一直沒有注意到,會注意到是因為在做盤中零股交易時的一些狀況,舉例來說,我想要買一檔每股 30 元的股票,我可能一次買 77 股,然後就發現賣的人是一次賣 11 股、連續賣我七次,這種情況總是很突出,所以會在想:賣的人為何要這樣賣呢?其實對我們一般交易的人來說,這樣賣好像沒有什麼好處,終究賣不到 333 元時,雖然不必繳證交稅,但是仍然要繳 1 元的手續費,其實當賣出的金額不超過 2333 元時,平均最好大約就是 333.3 元要繳 1 元的外部成本,所謂的外部成本就是手續費+證交稅的部份。只是既然如此,我們是未必需要每次賣到 2333 元的,我們可以選擇賣 333、666、999、1333、1666、1999 與 2333 這幾個價位,平均外部成本都是比較低的。至於選擇的理由可以是:比較低的外部成本(看哪個數字可以最靠近),也可以是分批賣出的緣故。後來我大約就剔除 333 與 2333 這兩個數字的選擇,不選 333 的原因是「我不想對券商那麼好」,為何要將我所要付出的外部成本全部給券商呢?不選 2333 的理由是風險比較大,因為有時真正賣出的價格會我們掛的價格更高,超過 2333 之後要多付出 1 元的證交稅,如果又到 2340 以上又得多付 1 元的手續費,有時會為了這個風險的理由,所掛的股數會想要自動降低、讓成交金額離 2333 遠一點,可是未必每次成交價格都會超過所掛的價格,就覺得不太划算,所以後來就盡量不掛 2333 這個價格,就選其他五個價格,而且讓成交金額盡量接近,就算超過也都只會多付出 1 元證交稅。

前面所說有人掛賣 30 元的股票時、每次掛 11 股的原因是什麼呢?我猜的是:那可能是券商或營業員本人掛的,因為對他們來說,手續費最後或許絕大部份都流入自己的口袋裡面,所以他們就盡量不繳證交稅、只繳手續費。當然,如果你的手續費折扣很多的話,或許也可以如此考慮,但是像我這種手續費就是六折的人來說,就盡量不想每次賣不到 333 元,我覺得我賣 666 元對券商已經夠好了。

所以我現在買的時候,通常每次不超過 2339,賣的時候就看狀況,因此手續費降得不多,或許平均證交稅也會慢慢降下來吧。只是證交稅下降的速度與自己賣出的比例關係比較大,如果我今年買的比例較高,那平均證交稅就會低很多。我 2021 年平均交易 670元 繳 1 元證交稅、2022 年是平均交易 1244 元繳 1 元證交稅,2022 年買的比例高很多。我目前有記到的交易中平均是 698 元繳交 1 元的證交稅。對了,如果買賣 ETF 的話,證交稅應該只要繳千分之一,所以買賣 ETF 比例高的朋友,證交稅會降更多。

我覺得目前盤中零股的手續費最低 1 元的方式很適合我這種資金很少的人,希望這種做法可以持續下去。當然,我知道其實不是每個券商都這麼做,有些券商仍然是每筆交易最少收 20 元手續費的,大家就選擇適合自己的券商吧!


2023年4月19日 星期三

盤中零股交易的手續費

 很多人似乎還停留在零股交易的手續費高很多的印象,這個印象主要應該來自於盤後零股交易,台灣的手續費的規定如下:「證券商營業處所受託買賣股票,向委託人收取手續費之費率,按成交金額千分之 1.425  計收,依上述費率計算手續費未滿新台幣 20 元者,按 20 元計收。」,如果你是打電話請交易員幫你下單,就是按這個規定來收手續費。照這個規定,你交易時金額不超過 14035 元時,手續費都是 20 元,之後大約增加 701 左右手續費就多 1 元。

不過現在大家都是自己透過網路、用電腦或手機下單,電子下單的手續費都會打折,由網路上的資料看來,折扣範圍大約介於 2~6折,理論上交易量愈高、券商會願意給你愈高的折扣。我想,如果你跟券商的關係很好、是自己人,或許券商也會願意給你比較高的折扣吧!只是我自己是奈米戶,一年的交易金額可能不到兩百萬元,跟券商又沒有特別關係,所以我的手續費就是最基本的六折,千分之 1.425 打六折變成萬分之 8.55,也就是交易金額不超過 23391 時手續費都是 20 元。所以我早年常常買賣一張股價不到 10 元的股票時,相對來說手續費就都很高。如果買賣盤後零股,可能交易金額也不高,手續費算起來也是很貴。

只是盤中零股的部份有些不同,就是很多券商好像都自動去掉「依上述費率計算手續費未滿新台幣 20 元者,按 20 元計收。」這個規定,手續費最低改為 1 元,不滿 1 元者就以 1 元計。只是實際交易時發現,手續費不滿 2 元也都以 1 元計,所以這時候就變成交易金額不超過 2339 時手續費都是 1 元,這就接近手續費打三折的結果,對我們這種奈米戶來說,是不會有券商給我們打到三折的,不過因為盤中零股手續費算法的關係,可以自己打到接近三折,哈。照這樣算,打六折的電子交易應該平均交易金額 1170 左右需要花 1 元手續費。我早年平均 774元就要花 1 元手續費,那時真的很高、都沒在算。2021 年時變成 1963 元才需要 1 元手續費,只是 2022 年又降為 1442 元左右需要 1 元的手續費,降低的原因是賣的時候一次賣比較小的金額,這個原因與證交稅有關。


2023年4月18日 星期二

散戶一枚

 我以前比較積極操作股票時,犯了很多散戶常犯的錯誤(哈、感覺好像渣男的用詞),就是會攤平、不停損,愈跌愈買,然後解套之後就很想趕快賣掉,害怕萬一又跌下來怎麼辦!賣了之後,常常又持續創新高,就會蠻後悔的,覺得自己都抱不住會賺錢的股票。然後留下來的股票都是套牢嚴重的股票,所以手上就一堆爛股。

其實我到現在的操作仍然與從前類似,只是稍微做了一點點的調整。我仍然是低買高賣,只是盡量選擇我認為比較好的股票來操作。早年沒有花太多心思選擇股票,後來發現買賣股票能否賺錢大約90%的原因決定於你所選擇的股票,所以後來就比較注意自己要操作哪些股票。因為我仍然喜歡攤平、仍然容易套牢,因此有幾年就會特別選擇低價股來操作,因為這樣可以多買幾次,不會因為攤平很快就沒錢。但是選擇低價股卻也會面臨下市的危機,終究一檔股票之所以價格很低應該都有一些原因,某些原因可能會讓它的淨值變負的,那就有下市的危機,我買過的股票中下市的有:大眾電腦、綠能、華映、新世紀。綠能與華映都是大同集團,後來我就聽到我哥說:要選擇願意與股東分享利潤的公司,大同團集體的股票最好不要碰。幸運的是這兩檔股票我還沒有賠。但是大眾與新世紀就賠不少,大眾沒有仔細記錄,應該也是好幾萬,新世紀就賠了六萬多。

從盤中零股開始之後,對我來說,我就不必再選低價股,因為可以操作盤中零股,因為每次買賣股票的金額可以不必太多,所以就算大立光股價兩千元左右,我可以一次買賣一股,台積電股價五百左右,我可以買4股,聯發科股價七百左右,我可以一次買賣3股,這種資金量對我來說負擔就比較小,套牢的程度也比較小,因此我操作的股票就多了一些高價股,通常也會降低下市的風險。當然,下跌的風險還是很大,仍然需要盡量做到低買高賣。

至於解套之後就想賣掉的部份,現在還是一樣,不過就是盡量不要賣太快,注意目前持股數當初買的時候的價格必須比現在賣的價格更低(最好低10%以上),這樣就算對帳單是負的,也不必太擔心愈賣賠愈多,因為知道平均成本仍然在降低。最近比較成功的操作算是聯詠,最後到 463 才賣光,操作剛好滿一年,雖然只賺六千多,不過已經算不錯了,終究最多的時候也只投入 22348 元,績效還不錯。不過還是有失敗的,像緯創,32就賣光,然後就漲到 45 左右,原因是我對緯創的績效不太滿意就有點想要快點賣光,然後等我很快賣光時就狂飆,哈,真是沒辦法。

反正我就是告訴自己賺點小錢就好,只要傾家盪産的機率很小就比較安心。

對了,我最近又用比較快的速度在賣正新、台灣高鐵與友達,或許大家也可以注意看看,這三檔股票會不會在我賣光之後狂飆呢?哈!

2023年4月15日 星期六

我操作股票的歷史

我應該在 1996 年左右開始操作股票,其實確實的年份我記不太清楚,只知道是 1998 年之前,當時是我二哥用我們家人的名字去抽股票,我抽到一張大眾電腦,我哥問我要不要去繳錢,記得那時是 25000 元,後來決定繳了,很快大眾電腦漲到將近一百元吧,可是我沒有賣掉,然後就跌很深,幾年之後還下市了,所以我的第一張股票就成為壁紙,其實後來大眾跌很低時還有買更多,所以損失應該不只 25000,只是當時沒有仔細記帳,所以不確定到底賠多少。

我 1998 年結婚,結婚後主要都是我太太在操作,她當時主要買台塑與南亞,其實也有買台積電,但是沒多久就賣掉了。或許台塑與南亞算是到如今賺最多的股票,只是到底賺多少也沒有仔細記,終究早年都沒有好好記帳。我後來是從 2009 年才開始仔細將每一筆交易都記下來。那之後到今天記的部份來看,南亞應該有賺二十萬以上,因為買比較多張,每年配的股息不少,台塑就比較不確定。

不過早年買的很多科技股中有不少賠錢的,像前面說的大眾電腦,後來買聯電、旺宏、鴻友,好像也都賠錢,但是仍然不知到底賠多少,我猜應該超過十萬吧!

2009 年後有仔細記的部份,大約就是 LED 賠最多,當年都是媒體說什麼行業熱門,我就跟著買,結果常常套得很慘。當時也有買 DRAM、LCD、航運,其實都套很久,還好這幾個最後大多解套了,就是 LED 目前大約還負十萬左右。

我自己有仔細記帳的這十幾年中,績效最好的大約就是 2021 年,增加三十幾萬,其實 2010, 2013, 2017, 2020 也增加二十幾萬,只是前面幾年很不穩定,2011 年負三十幾萬,2015 年也負二十幾萬,實際上 2016 年之後雖然有兩年是負的,但是正的量大很多。特別 2021 年是對帳單、帳戶現值、帳面賺賠三項都增加三十幾萬。

2020 年十月之後台灣開始可以做盤中零股的交易,那之後我應該 98% 以上的交易都是零股交易,我覺得這種交易方式應該比較適合我這種資金很少的奈米戶來操作,雖然 2022 年仍然減少了十幾萬,不過整體而言還是不錯。我目前帳戶的現金+持股的現值大約只比我曾經的最大值少 2.5%,不過其實我都只記每週五收盤的值。

2023年4月14日 星期五

國安基金要退場了

 2022年七月中國安基金突然決定要進場護盤,當時應該有很多人覺得不理解,台股大盤還有一萬四千多點,為何在護盤呢?之後八月初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中國大動作軍演,或許政府在七月時已經預期會有這些動盪,所以決定開始讓國安基金進場。

不過 2022 年大盤最低是發生在十月底,跌破萬三,所以國安基金進場沒有一路將大盤的點數拉高,而是拉高一小段後,又因為美國通膨問題嚴重而下跌還好十一月開始慢慢上漲,到現在決定退場,台股大盤點數比去年進場時多了一千多點,國安基金應該也可以順利退場。

我倒是很感謝國安基金這次的進場,對我幫助很大。

台灣從 2020 年 10 月底開始可以做盤中零股交易,那之後我九成以上的交易金額都是用盤中零股交易,也大約是那時候開始,我帳戶的現金比變得比較高,因為台股大盤突破30前年的高點,一路往上衝,我自己又是低買高賣的操作,所以我的帳戶現金就突然變多。就算 2021 年 5 月曾經一個禮拜跌了 8.43%、我買了十萬以上的股票,不過現金比例仍然很高。現金比例高對我的操作還蠻重要的,就是我哥哥說的:要保持隨時有現金可以低買,當股價低的時候不會沒有錢可以買,這樣操作績效才會比較好。我的現金比例一直到 2022 年年初都很高,2022 年年初因為我家買了一間舊房子,所以我就將一些現金轉出來付頭期款,然後我的現金比例就從 50% 以上降到 20% 出頭,實際上現金是降更多,因為連母數一起降,所以比例看起來沒有降很多。然後我好像沒有意識到我的現金已經不再像之前一年多那麼多了,我仍然與之前一樣的操作,股票跌下來就勇敢地買,結果到 2022 年五月跌破萬六時,我的現金就不夠了,我五月補了四萬元,到七月初跌破萬五我又補了八萬元。就在我又快沒現金時,國安基金進場了,將不少股票拉高了一些,到八月中漲了將近一千點,我這段時間就比較有意識到自己現金不足的狀況,因此就提早賣了一些股票,這段時間也收到一些股息,因此現金比例拉高了一些,有到 13% 以上,也因此後來到十月底大盤跌破萬三時,我雖然現金比例降到不到1%,但是後來就沒有再補錢。十一月開始,我的現金比例持續提高,到這幾天現在比例到 21% 以上。現在國安基金退場我也不會擔心,就算股市下跌,我也有一些現金可以面對了。

這次國安基金從 2020/7/13 宣佈進場,我有記到 2022/7/15 大盤收盤是 14550.62,而昨天國安基金宣佈退場,今天大盤是 15929.43,大盤大約上漲 1379 點、9.48%,我自己的帳戶從 117 萬增加到 137 萬,大約增加 20 萬左右,不過因為不是同一個時期或許沒有很準,因為七月份時,可能有不少股票已經除息、但是股息還沒進帳戶,所以七月份時帳戶的總和會比實際少一些。無論如何,還是感謝國安基金幫忙護盤,希望我自己在國安基金退場後可以操作得更好。

部落格時代已經結束了

 對我來說,網路時代的開始是從 bbs,原本我覺得 bbs 的時代早就結束了,不過因為 ptt 一直都能夠聚集上百萬網路使用者,所以感覺 bbs 的時代似乎還沒有結束,或者該稱 ptt 的時代還沒有結束。只是最近收到 Xuite 要結束 blog、網路相簿等功能,讓我真的感覺到 blog 的時代結束了。

或許對很多人來說,十年前無名小站關起來的時候,部落格的時代就已經結束了。只是我自己當年就沒有常用無名小站,反而比較常用 Xuite 的部落格,當初也寫了不少工作、信仰方面的文章,只是最近幾年比較少再寫了。這次突然收到 Xuite 要結束,心裡還是有點震憾,看來部落格的時代真的結束了。我現在寫的是 Google 的部落格,如果哪天 Google 也將部落格關掉我也不會太訝異。部落格系統的結束讓我覺得很可惜,終究網路的開放性似乎變小了,因為大家都變成使用社交軟體(像 Facebook、instagram 等),但是這些社交軟體的開放性還是小很多,至少搜尋引擎未必能夠找到社交網站的內容。

雖然未必有需要,不過還是將 Xuite 上的文章與相簿中的照片下載回來,感覺比較安心一點,寫這篇文章或許算是與部落格、網路相簿告別吧!

2023年4月13日 星期四

不再使用 twitter 了

我大約 2010 年申請 twitter 的帳號,還算蠻早的,我曾經想要好好使用 twitter,因為覺得一則只寫 128 個字還蠻好玩的,而且 128 個漢字其實已經可以表達不少意思,比英文的 128 個字元簡單很多。後來我又用工作單位的 email 申請了另一個帳號,想要在工作上好好使用,只是後來還是因為太少朋友與客戶在使用,後來就沒有在用。

最近因為聽說 Musk 收購 twitter,我對 Musk 沒有什麼信心,覺得 twitter 前途堪慮,所以就想再去用一用,而且這次我都發支持台灣獨立的言論,後來發現原本使用的帳號所做的任何動作 twitter 都會發 email 給我太太,感覺不太舒服,所以就換用工作 email 所申請的帳號,只是用到前幾天突然收到 twitter 的通知,說我的帳號違反 twitter 的規定,因為永久設為唯讀,通知中是提到可以申訴,只是說真的,我也累了,一方面也是因為跟隨我的人不多,另一方面也在想,twitter 還能活多久呢?就算 Musk 再有錢也不會想要持續將錢丢入錢坑。其實也有聽到不少更有影響力的帳號也被封鎖,我相信這種管理不透明的事情只會讓使用者更心寒而已,反正原本就覺得 twitter 活不久,發生這種事情只是讓我提早離開而已。接下來我對 twitter 的關注大約就只有:twitter 何時結束營運呢?就看看我有生之年能否等到吧!